福州市鼓楼区软件大道89号10号楼华兴创业中心 14559353551 slanted@yahoo.com

精选产品

杜兰特恶搞 P 图引发媒体乌龙,自嘲回应引热议

2025-08-12

近期,NBA 球星凯文・杜兰特再次因一张恶搞 P 图卷入舆论漩涡 —— 一张被 PS 成 “杜兰特身穿马刺球衣” 的图片被部分美媒误当作真实新闻素材发布,引发球迷与媒体界的双重震动。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信息时代下媒体核实机制的漏洞,更折射出社交媒体时代 “假图成真” 的传播困境。

一、PS 图引发的 “转会乌龙”

事件起源于 2025 年 6 月,一张标注为 “杜兰特加盟马刺” 的 PS 图片在社交平台疯传。图片中,杜兰特身着马刺经典黑白球衣,背景 P 上了圣安东尼奥的城市天际线,甚至伪造了球队总经理波波维奇举着欢迎横幅的画面。尽管图片细节粗糙,如球衣号码错位、波波维奇的表情僵硬,但某美媒 “LH 体育” 却未经核实直接引用,在其官网发布标题为《杜兰特震撼加盟马刺!波波维奇打造冠军阵容》的报道,并附上该图作为 “证据”。

报道发布后迅速引发连锁反应:篮球论坛瞬间被 “杜兰特投敌” 的讨论刷屏,部分激进球迷甚至开始制作 “烧球衣” 的表情包。直到 24 小时后,太阳队官方紧急辟谣,指出杜兰特当时正在希腊度假,且球队从未与马刺接触过交易,这则新闻才被证伪。美媒 “LH 体育” 随后删除报道并发布致歉声明,但公信力已遭受重创。

二、恶搞 P 图的 “传统艺能”

事实上,杜兰特早已是恶搞 P 图的 “常客”。2021 年,一张将他 P 成 “肌肉壮汉” 的图片曾引发全网狂欢:图中杜兰特的肱二头肌几乎与下巴平齐,臂围远超詹姆斯,甚至被调侃为 “灭霸级身材”。尽管杜兰特当时确实在增肌,但真实臂围与图片中的 “科幻比例” 相差甚远。更讽刺的是,P 图师为了凸显效果,竟刻意缩短了他标志性的超长臂展。

2025 年 7 月,杜兰特参加主持人泰勒・鲁克斯的婚礼时,一张被 P 上 “带球入场” 的搞笑图片再次走红。图片中,杜兰特一手拎着西装,另一手抱着篮球,表情严肃地走在红毯上,鲁克斯本人转发时调侃:“他只是在准备随时投篮”。这类恶搞虽属娱乐,却侧面反映出球迷对杜兰特 “篮球执念” 的刻板印象。

三、杜兰特的 “自嘲式反击”

面对层出不穷的 P 图乌龙,杜兰特展现出了难得的幽默感。2019 年,勇士媒体曾用一张他 2017 年参与新球馆破土动工的旧照恶搞,配文 “当这里建好时,我要去 3000 英里外的地方”(暗示他离开勇士)。杜兰特不仅未生气,反而在评论区留下三个 “笑哭” 表情,库里也跟进调侃,形成 “官方玩梗” 的名场面。

在马刺 PS 图事件中,杜兰特虽未直接回应,但被扒出点赞了多条讽爱游戏登录网页入口刺媒体的推文,其中一条写道:“建议 P 图师入职马刺宣传部,毕竟他们比记者更懂流量”。这种间接表态既避免了正面冲突,又巧妙表达了对媒体失职的不满。

四、媒体乌龙背后的信任危机

此次事件并非孤例。2025 年 4 月,台湾亲绿媒体 “民视新闻” 曾将 AI 生成的缅甸地震画面当作真实新闻播出,画面中甚至出现 “火灾区域有人穿行” 的逻辑漏洞,最终被网友识破。更早的 2024 年,美国智库 CSIS 研究显示,人类辨别合成媒体的能力已显著下降,专业人员也难以精准识别虚假内容。

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“流量至上” 的媒体生态。为争夺时效,部分媒体放弃核实流程,直接采用网络素材。北师大《网络不实信息治理研究》指出,70% 的网络谣言源于自媒体或媒体的 “把关失守”,而短视频平台上 “演绎”“虚构” 标识的缺失,进一步加剧了信息混淆。

五、治理困境与破局之路

针对此类问题,学界提出多重解决方案:一是建立 “AI 合成内容标识” 制度,要求创作者明确标注素材是否经过处理;二是强化媒体内部审核机制,如设立 “事实核查专员” 岗位;三是通过法律手段严惩恶意造谣,例如 2025 年 8 月,浙江男子王某某因编造 “女儿走失” 的 AI 寻人启事被行政拘留,成为国内首例因 AI 造谣被处罚的案例。

对普通网民而言,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同样关键。专家建议,遇到可疑信息时,可通过 “反向搜索图片”“交叉比对多源信源” 等方式验证真伪。正如杜兰特在 2022 年回应巴克利调侃时所说:“在这个 P 图比真相更火的时代,保持怀疑是一种美德”。

杜兰特恶搞 P 图引发媒体乌龙,自嘲回应引热议

结语

从 “麒麟臂” 到 “马刺球衣”,杜兰特的 P 图乌龙折射出数字时代的荒诞与真实。当技术让 “眼见为实” 成为历史,媒体的严谨、公众的理性,以及制度的完善,或许才是抵御虚假信息的最后防线。正如那张被误传的白发照片 —— 有时,真相可能只是一个低头瞬间的巧合,而我们要做的,是在喧嚣中守住对事实的敬畏。